对于高一的新生家长,需要做的就是抓紧孩子学习,鼓励发现孩子的学科特长,有精力的准备竞赛,其次,多多学习自主招生的相关政策和学校的招生章程,有针对性地进行准备。
高二阶段孩子的学习也不可松懈,如果真的想走自主招生的路子,就应该提前做准备,不要等到高三才发现报考自主招生的条件没达到,而后悔莫及。
对于大多数高一新生来说,准备自主招生90%的工作都在参加学科竞赛与否上面。
所以高一新生准备自主招生,主要的任务也就是参加竞赛,如果小学或者初中参加过各种竞赛,建议高中的竞赛可以去参加,但是前提是不要耽误其他课程学习。
高一的学习很紧张,要参加竞赛一定要是学习能力和自制力强的孩子,当然如果学习过一阵子后你发现自己真的不适合竞赛,那就不要勉强,赶紧退出。
第一,对于三无学生来说,平时成绩是你的底牌,一定要抓紧各科学习,制定长远的目标。高一可以说是高中阶段最重要的一年,也是拉开差距的一年,虽然不能参加竞赛和创新发明比赛,依然有很多中低档大学的自主招生欢迎综合成绩优秀的学生。
第二,有意培养孩子的兴趣和特长,有针对性的加强学科强项。一般来说,孩子总会有一科的成绩比较优秀,那也是他的特长学科。不少高校的自主招生条件有这么一项:某学科成绩在年级达到前1%或者5%的可以申请相关专业。
第三,积极阅读往年自主招生章程,熟悉自主招生政策。利用平时闲暇之余主动跟孩子沟通专业和高校选择。需要注意的是,如果将来打算准备论文和专利,越快确定自主招生要报考的专业,也就意味着论文课题和专利项目的越早确定和准备。
在进行自主招生准备中,我们要如何来择校呢?我们可以试着用三步定位法来确定目标院校。
(1)首先考生自身水平定位,综合分析高中阶段成绩及所获得相关奖项做自身定位排名;
(2)其次合理预测高三一年的成长空间,高考时可以提升到什么档次。
(3)最后参考院校往年录取情况及规则,结合考生目前综合实力确定几所目标院校。
如果定位不明确很容易导致即使自主招生通过了,但是因为考生的成绩没有达到优惠的标准,最终还是不能被目标院校录取。
在未能确定考生高考成绩、目标院校、招生计划、报名情况等参数下,要依据考生的实力选择合适院校是有些困难的。
我们可参考的内容也只有考生的高一、高二的成绩情况以及考生高三一年的成绩提升潜力,同时还需参考目标院校的录取情况和招生条件。
在实际的备考过程中,我们一般建议家长和考生采取“冲稳”结合的策略。推荐两类目标院校,一类是要比考生平时学习水平要高一些的院校,一类是跟平时学习水平相当的院校。而不能选择高考成绩要求太高的院校。
京ICP备1505456号
Copyright @ 2017 sinogood.com 版权所有 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或抄袭公司地址: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东环国际广场D座704